体检时这9项指标都正常,说明你的身体素质还不错,真正达标的人不多
“年年体检都正常,怎么就成了癌症,是不是搞错了?”老家有个亲戚被查出了胃癌,对于这个现实他始终不敢相信,跑过来问我。之所以不敢相信,是因为他这些年很重视健康,几乎每年都要做个全身体检,哪怕就在去年下半年,他还跑去做了体检。按理说,体检全部正常,短时间内被癌症盯上的可能性确实不大。可看着他手中展示的那些体检项目,我却哭笑不得。原来这些年他所谓的全面体检,只是表面上看起来“全面”罢了,就连最基本的胃肠镜,他一次没做过,取而代之的是肿瘤标志物。也是因为这个肿瘤标志物“正常”,让他误以为自己很健康。直到前段时间身体出现了明显的不对劲,他才在医生的建议下完善胃镜检查,结果被查出了胃癌。到这里,想起一组数据,2017年-2021年,我国参与健康体检的人数由4.06亿人次增长到4.88亿人次,然而和这组数据截然相反的是,新发癌症病例并没有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而减少,反而越来越多。图片
之所以要说这组数据,是想告诉大家,癌症并不是突然得的,而是突然被查出来的,事实上癌症可能很早就出现了,这是体检项目一直不对,让你误以为自己很健康。现实中各种体检项目五花八门,但并不是所有项目都需要去做,有些项目根本没必要做,而有些项目才真的需要做。就比如下面这些指标,如果都正常那说明你的身体还不错。血常规3项指标正常,可以排除很多疾病!①白细胞计数作为一种血液细胞,白细胞又被称为白血球,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白细胞的基本功能是防控感染,所以白细胞升高一般提示细菌感染、过敏或罹患白血病等。而细菌感染所导致的白细胞升高,一般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升高,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则提示过敏性疾病。急性白血病时不成熟的白血病肿瘤细胞增多,慢性白血病期可表现为成熟形态的各种白细胞增多。有些人在查血常规时发现白细胞下降了,首先要考虑是不是某些药物导致的,当然也有可能由正常骨髓造血低下引起的,常见的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或再生障碍性贫血等。②血小板计数作为血液中最小的细胞,血小板可保护毛细血管的完整性,有着止血凝血的功能。血小板的正常范围一般是(100~300)×10⁹/L,如果数值轻度升高,可能和生理性因素有关,比如熬夜、月经周期影响以及运动后应激等。如果数值持续升高,同时还有头晕和肢体麻木等症状,要怀疑感染和肿瘤等病理性原因。对于轻度升高者,一般建议观察后间隔1-2周再复查;对于重度升高,要立即完善相关检查。如果血小板降低,首先要怀疑是不是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导致的,当然服用抗凝药物也可能导致血小板降低。血小板太低了同样需要关注,可能有出血风险。图片
③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主要帮助人体输送血液,将血管中的脂质垃圾排出体外。血红蛋白正常值男性应该是120-160gL,女性是110-150g/L。数值过高,常见于甲亢危象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红细胞增多症等;血红蛋白过低,往往预示着贫血。不要觉得贫血无所谓,在证实为贫血后一定要及时千万血液科就诊,并明确贫血类型,因为有些贫血后果比我们想象得要严重很多。体检时这6项指标都正常,说明你的身体素质还不错①甲胎蛋白很多人习惯于腹部B超来检查肝脏,但腹部B超其实有漏诊风险,甲胎蛋白才是检测原发性肝癌最灵敏最特异的指标。如果甲胎蛋白数值升高,可能预示着原发性肝癌的可能性。尤其是高危人群,最好每半年做一次甲胎蛋白检测,尽量和肝脏彩超结合,这样便能很大程度上提高筛查的准确性。②肾功能肾功能检查指标一般包含尿素氮、肌酐和尿酸。尿素氮和肌酐升高,预示着肾功能受损;尿酸升高代表高尿酸血症。另外有些医院还习惯用尿常规检查,尿常规中白细胞升高,可能代表泌尿系统炎症;红细胞升高可能和泌尿系统结石或肿瘤有关;尿蛋白升高可能和肾炎、肾病综合征或尿毒症有关。③乳腺钼靶或彩超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,所以及时筛查很有必要。乳腺钼靶和彩超目前都能作为乳腺癌的常规筛查手段,一般建议女性从30岁开始,就要定期进行乳腺癌筛查。图片
④胸部CT胸部CT可以帮助医生检测和评估肺部疾病,常见的有肺炎、肺结核、肺栓塞以及肺部肿瘤等。另外胸部CT还能检测心脏和大血管疾病,比如冠状动脉疾病、肺动脉栓塞和主动脉瘤等。当然,胸部CT还可帮助检测和评估肺部以及胸腔内的肿块、结节以及其他异常。⑤肝功能常见的肝功能检查一般包括转氨酶与胆红素,转氨酶则可以细分为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,此类数值轻微上升一般意义不大,如果数值明显升高,则可能和肝功能异常有关。胆红素可细分为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,直接胆红素升高可能和胆汁淤积、胆管阻塞或胆结石等有关。而间接胆红素升高,一般预示着急性黄疸型肝炎、肝硬化以及溶血性贫血等。图片
⑥胃肠镜一份关于中晚期结直肠癌的调查报告显示,在对2299名确诊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调查后发现,被确诊癌症前,这些患者中有85%的人不知道怎么筛查结直肠癌,有97%的患者确诊前从来没有做过肠镜,只有6.9%的患者是在胃肠镜检查中发现了结直肠癌,但已经晚了。现实中有很多人根本不敢做胃肠镜,一方面是疏忽大意,一方面是觉得胃肠镜检查太麻烦了,更多的则是来源于对胃肠镜的恐惧。殊不知,做一次胃肠镜可以保你好几年没问题,就以肠镜为例。从息肉、增生发展到肠癌可能需要十年乃至更久的时间,肠镜可以帮助我们提早发现息肉等病变,及时切除,阻断肿瘤的发展路径。更重要的是,胃肠镜是筛选肠癌和胃癌的金标准,其他所有检查都无法替代胃肠镜,如果不进行这项检查,你就根本无法及时早期发现病变。一般检查报告上提示慢性非萎缩性(浅表性)胃炎或结直肠炎,不需要过分担心。如果提示萎缩性胃炎、肠化生、异型增生或腺瘤性息肉等,一定要结合病理报告来综合判断。关注Dr.X
每天多一点健康
▼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